自然無間隔的小宇宙 上海自然博物館

Share

上海自然博物館會受到眾人矚目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上海太缺乏新的休閒目的地,再加上新媒體對於博物館一窩蜂的報導,以致於自然博物館一開幕就吸引了大批的人潮,排隊盛況堪比上海世博會。原本舊的自然博物館位於延安東路的一棟英式古典建築風格建築中,從1960年開館一直到2014年5月閉館以來,走一趟自然科學博物館一直是上海市民中難忘的回憶,而在新館建設完成之前,舊館也因為年久失修,展覽品老舊,參觀的人也寥寥無幾,很多人都忽略這個曾經美好的場所,新上海人大概也都不知道上海有這麼一座自然博物館。

目前位於靜安雕塑公園內的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於2009年破土動工,2015年初開始啟用,是由美國帕金斯威爾(PERKINS+WILL)設計師事務所與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參與設計。總建築面積是四萬五千平方米,幾乎快是舊館(一萬二千平方米)的四倍。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

建築外觀的設計採用了鸚鵡螺簡單又經典的的殼體型態,牠是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的活化石,象徵自然博物館生生不息的演化概念。所以可以看到建築物以弧形同時逐漸向上升起的型態,平鋪延展在基地上,而圓弧建築體所圍合出的橢圓形水池,則是象徵著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是由水所覆蓋。除了地面有三層展覽空間外,地下兩層也是主要的展覽空間,整著建築空間也隨著建築的體型,往下發展,建築與室外水池間的下沉式峽谷造型空間便提供了地下空間採光機會。建築外型很直觀的表達了型態概念,而大部分建築空間都是在地下層,與建築弧形造型的關聯性不大,只有下沉式採光天井是最主要的視覺焦點。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

唯一能夠反應外立面造型的空間大概就是地上層的通道空間,通道上的採光天窗,順著建築體的流暢弧形往遠處漸漸消失。

進入首層大廳之後,可以鳥瞰整個整個下沉式採光天井,圍繞在天井周邊的展示空間一覽無遺。而眼前的超大的挑空空間,則讓我不禁在想,這麼大的挑高空間究竟有沒有必要?雖然帶來了明亮的室內空間,但隨之而來的是能源高消耗的成本,而且這一區的功能僅僅只是過道跟展示功能,並不是供遊客聚集的休憩場所或是餐廳等等需要明亮光線的空間,對於博物館來說,如此巨大挑高的公共空間似乎有點過大了。

看著擁擠的展場跟一邊佔地巨大且空蕩蕩的挑高空間,兩邊形成很大的對比。我又開始在想,其實上海的人口及未來預期的參觀人數都可以估計出來,而雖然總建築面積也有上限不可能無限增長,但是對於政府的重要項目來說,這些都可以被評估與討論,面積上都是有調整的餘地,可以適當的增加展覽空間。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

層層疊疊的空間很有趣,而且蜿蜒的動線可以拉大展示空間,對於展示空間來說很有利,但是空間如果沒那麼通透,相信會帶來更多探索的期待感,同時遊客也可以更專注於當前的展示品。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

為了讓落地窗採光面積最大化,離近窗邊的空間採用挑空或是夾層的空間形式,空間流動而明亮,但似乎不適合博物館的展廳空間,顯得互相干擾而失去空間主題。

在參觀的過程中,還發現幾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大廳的空間是相通透的,比如說可以從史前動物的展廳,看到昆蟲的展廳,這樣的空間嘗試很新鮮也很大膽,雖然博物館的展覽空間佈置並沒有絕對的禁忌,但是這樣的空間卻會造成彼此之間的干擾,不管是主題上或是視覺上,甚至於遊客聲音上的干擾,參觀的過程中幾度分心於其他展示空間。除了空間的組織性之外,另一個則是對於參觀者的心理感受,因為這樣的空間過於一覽無遺,有時走在這個展廳可以看到另一個展廳的內容,參觀的過程中就變得比較沒有期待感,失去了一些博物館帶來的探索性。

上海自然科學博物館新館

這是個有趣的空間,讓我想起了紐約自然博物館,同樣也是利用大量同目同種的標本在牆體上展示,呈現出生物的多樣性。而眼前的松果也是利用不同的大小組成類似裝置藝術的作品,很震撼。

在動線上也很特別,因為博物館的空間是順應建築形體,空間層層疊疊而下排布,動線也由上往下走,在地上層的動線是”之”字形走法,到了地下層則又變成環狀動線,以中央的開敞空間作為中心環繞,然後一路到最底的地下二層,而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最後參觀結束後就靠兩部電梯將人群運送到位在一樓的出口處,很難想像高峰時期等候電梯的高峰人潮。而雖然周邊也有手扶梯可以前往首層,但是並不位於主要動線上,同時行進的過程中除了運送之外,沒有任何的展示功能,只是加長了無謂的行走距離。

從使用者的體驗中便可以感受出空間的好壞,聽到許多人問著博物館義工行進的方向,也有人找不到動線而往出口走…我則是懷念以前在古典建築中的自然博物館,以前精緻的手繪看板以及經典的標本跟展品,現在在新館中已經不復見,新館中的展品品質沒有很好,給人廉價模擬的感受,就像同行友人說,這裡就像充滿複製品玩具的大商場。


美國帕金斯威爾(PERKINS+WILL)設計師事務所與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設計


本文同步刊登在台灣『旅讀中國』雜誌2015/12月號。

Shar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