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親水河濱 徐匯濱江景觀大道

Posted on 12 月 25, 2012 in Column╳見築中國, 景觀 Landscape
Share

上海CORNICHE-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

CORNICHE?完全無法理解的新單字,甚至都不知道該如何發音!查了之後才知道CORNICHE是一個法文單字,意指在山崖邊上有著寬廣視野的景觀道路,原來還是一條從戛納到尼斯的沿地中海海濱大道,人們可以在可以散步、看海景還有休閒活動。而這樣豪氣的濱江概念,徐匯濱江真的做到了!這樣形容雖說有點drama,但是面對已是經典的上海外灘,還有隔著黃浦江在外灘對面的浦東濱江大道,一個已經是宣傳媒體上的主角,另一個則已經是發展成金融商業重鎮,徐匯濱江也只能以更大氣的規劃概念來與最早開發的兩個濱江區域相抗衡。

121111_sh-007

創意市集廣場的一旁銜接著空中景觀平台,搭配著紅色的塔吊,在夕陽的餘光中,頗有今昔對比的場景感。

2010年的世博會舉辦,除了讓黃浦江兩岸除了發展了世博園區之外,沿著黃浦江的濱江沿岸也被納入規劃範圍,其中與浦東世博園區相望的徐匯濱江帶,便是南外灘一個保留原有老式工業遺跡以及融合浦江景觀的生態公園。徐匯濱江綠化帶長達8.4公里,寬從40公尺到300公尺,其中依據不同的環境和原址特性,分了幾個有著不同規劃特色的主題區域。工程分為三期,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期的規劃,河岸線長3.6公里,總用地面積24公頃。

121013_sh-021

舊鐵路南浦站前的景觀平台擁有觀看盧浦大橋的好角度。

而同樣都是在黃浦江邊上,徐匯濱江又是如何與外灘做出區別而營造出”CORNICHE”有著寬廣視野的景觀道路精神呢?徐匯濱江有一條上海唯一可以驅車欣賞黃浦江景的景觀道路-”龍騰大道”,而為了黃浦江的防汛,龍騰大道將道路的標高抬高到與二級防汛牆(堤防)相同的高度,於是,在滿足了防洪的需求之外,市民開車或步行在龍騰大道上都可以一覽黃浦江景。而知名的外灘景觀步道則是因為先天條件的限制加上防洪的考量,必須建立在河堤上之上,要接近黃浦江邊則要先走上堤岸才可以,在路的一邊是無法直接看到江景,在親水的概念上,徐匯濱江則更勝一籌。除了從車道可以直接看到江景外,通過一道綠化隔離帶就是濱江的主要開放空間,由一系列的人行步道以及景觀組成,由車道一路往江邊延伸,同時也不斷的降低平臺的標高,遊人可以一路走向江邊,近距離的眺望江另一邊的世博園區,或是就是安靜地看著江上的輪船滑行過眼前。

從龍騰大道的東邊開始,進入眼簾的是一棟”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規劃展覽館”,通過老照片的今昔對比來展示徐匯濱江的前世今生,只可惜現在展館似乎呈現關閉狀態。在展覽館的後方,有列火車車廂以及蒸汽老火車頭正停靠在月臺邊上,對於是火車迷的我真是感到驚喜萬分,原來這裡是鐵路南浦站的舊址,目前保留了貨運倉庫建築以及部分的鐵道設施,可以一路順著鐵道走到下一個景觀節點-”創意市集廣場”,一路上鐵道旁設置有景觀座椅,周邊都是蘆葦密佈,步行其中一點也不感覺到是在上海市區,反而有探索野外的趣味。緊鄰著南浦舊站是塔吊廣場,就是將以往的貨物吊車重新修復保存,作為景觀建築的一部分,吊車本身的鋼鐵構造以及特殊的造型就已經說明瞭這裡曾是水運以及路運的樞紐,而如今人們可以近距離的接觸這歷史的龐然大物,體驗碼頭建築。

121013_sh-001

「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規劃展覽館」造型簡單,座落在龍騰大道的端頭,可惜目前開放時間不明。

121111_sh-072

有誰能想到能在黃浦江邊看到蒸汽火車呢?真是一個大驚喜。完全將昔日車站月台場景重現!

一路走到創意市集廣場,更讓人眼前一亮,除了是廣場還是一個極限運動場,不同於一般平整的廣場型態,透過一些U型看臺與滑板池的組合,讓廣場空間更為生動,就算沒有市集活動,也吸引了愛好運動的人們。

除了平面的廣場及步道,濱江大道還提供了長約420公尺的空中景觀步道-”海上廊橋”,它是利用原來碼頭的煤炭傳送帶改建,是園區內唯一可以登高遠眺濱江河岸線的空中視覺走廊,提供一個不同於平面廣場的鳥瞰視角。此外,還利用了廊橋下的空間設置了籃球場以及攀岩場,讓濱江的活動更多樣,只是看到攀岩場並沒有專業的教練做保護,實在有點危險。在空中景觀道路的另一端,有一家全家便利商店,行走至此也差不多該去買個飲料休息一下,在濱江附近並沒有什麼商業活動,竟覺得這樣一點小文明也可以令人感動。

濱江大道另一個地標物則是龍華港橋,這個橋有一個很傳奇的名字叫”龍之脊”,從橋的結構造型上也可以感受到設計理念是基於模擬生物的脊柱,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汽車行駛,下層則是提供人行及非機動車通行,將南北兩端的濱江帶串連起來。在橋的南端有一座高塔,那是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海事瞭望塔,目前改造之後,除了保有原有功能外,還將在頂層有觀光平臺,供市民登高望遠。

121111_sh-055

龍華港橋又稱「龍之脊」,夜景的燈光將橋體脊柱的造型強化,映射在江面上,散發出強烈的結構感。

121111_sh-062

龍華港橋邊上建於80 年代的海事瞭望塔經過外立面改造後,透過燈光的裝飾,也成為江邊的地標之一。

徐匯濱江是上海市區內唯一可以看到大片天空以及廣闊河面的地方,這對我很重要,這樣的環境往往可以讓心思更為沈澱,即便不發想什麼也會讓人很高興,感覺生活充滿希望。這是我喜歡的私景點。


總體規劃設計:
PDRc Urbanism+Architecture
http://www.pdr-c.com/

龍華港橋(龍之脊)設計單位:
馬達思班建築設計事務所與市政設計院聯合設計
http://www.madaspam.com/

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目前只有地鐵七號線可以到達,於”船廠路站”下車,沿著東安路往東走六百公尺即可到濱江,不過這裡已經是第一期的濱江中段。
若開車或計程車前往,可以做到瑞金南路往南過龍華中路,便可以看到徐匯濱江規劃展示中心,在這裡下車步行。這裡是第一期濱江規劃的起點,從這裡可以一路往南走至”龍之脊”(龍華港橋),共約1.5公里。


本文同步刊登在台灣『旅讀中國』雜誌2012/12月號。

Share

Leave a Reply